慢性失眠在现代生活中发病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这与生活节奏加快与精神社会压力加大有关。慢性失眠与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关系,比如手机视频依赖、夜间生活活动多、睡前饱食等,而且慢性失眠有年轻化的趋势。慢性失眠可导致日间社会功能受损即日间疲劳、认知损害、动力减少、情绪障碍等,可明显损害生活质量、职业功能和健康状态。因此慢性失眠的康复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对慢性失眠进行规范性康复治疗?哪些方法对慢性失眠有效?本文进行详细介绍。
神经调控治疗
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控制睡眠过程的特殊靶点进行神经调控治疗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一般rTMS+tDCS疗程在4周有明显疗效。对慢性失眠共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也有一些特殊靶点,也可以同时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近来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也显示对慢性失眠有良好疗效。除了上述中枢神经调控以外,对一些交感神经症状突出的慢性失眠患者外周神经调控如星状神经节刺激也有独特疗效。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规范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由心理治疗师对慢性失眠患者实施,具有一定的疗效。
体外反博可以改善慢性失眠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善脑功能、提高认识水平。体外反博运动量大,总体对睡眠改善有很好的效果。
非药物康复治疗神经调控、认知行为疗法、体外反博可以成套进行,形成失眠治疗组合拳,效果更好。
慢性失眠时间长、病情重、共患病多,对日间功能影响大,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以下几类药物对慢性失眠可以根据医生的具体意见使用。
(4)抗抑郁药与精神药:曲唑酮、氟伏沙明、米氮平、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
一般用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先使用非苯二氮䓬类及褪黑素类,后可选择抗抑郁药,这些药物对睡眠结构的原发影响小。较为严重可使用苯二氮䓬类、抗精神药物类,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要有撤退预案及替代方案。博莱雷生是新型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副作用小,对睡眠结构影响小,是非常优秀的药物。
慢性失眠是很常见的临床问题,共患病多,常与焦虑抑郁等互为因果,患者日间社会功能障碍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慢性失眠应该认真规范性治疗。非药物康复方法及药物方法要认真进行治疗前的诊断与评估,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判断,才能得到合理治疗。